牧民鋼照日格在家中用手機打開智慧牧場APP,,看到自家的牛到了飲水槽邊,,他輕點手機,飲水槽開關自動打開,,水汩汩流出……幾公里外的牛開始暢快地飲水,。這一幕發(fā)生在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智慧牧場的指揮養(yǎng)殖示范區(qū),像鋼照日格一樣,,目前已有557戶牧民通過手機就能對草場及自家的羊群進行實時監(jiān)控,。蘇尼特左旗的牧民邁入了手機放牧時代!

呼倫貝爾市智慧牧場現場交流會
“用手機放牧,,還不耽誤干其他的活,,現在一個人掙兩份錢?!变撜杖崭褙Q起大拇指,,不??滟潈让晒趴萍即髮W信息工程學院院長李寶山團隊。李寶山團隊是由內蒙古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與內蒙古智牧溯源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共同組成的產學研合作團隊,,該團隊實施完成的草原畜牧業(yè)信息化建設項目改變了牧民的放牧方式,,把人徹底從草場解放出來。李寶山有時也會打開手機,,了解一下千里之外的草原智慧牧場“放牧”情況,。“智慧牧場讓牧民改變了以往的生產生活方式,?!崩顚毶酱蜷_手機上的智慧農場APP說,智能飲水,、跟蹤定位,、全景視頻、氣象監(jiān)測,、智能圈舍,、自動大門、養(yǎng)殖檔案,、病情診斷等功能在手機上就可以實時操控,。李寶山介紹,牧民可以通過使用手機上的APP對智慧農場的遠程自動飲水智能設備進行控制,,再也不用跑很遠的路去給牛羊放水,,還可以實時定位自家羊群的位置。通過草場視頻監(jiān)控,,牧民無論走在哪里,,只要使用手機APP,就可以實時掌握草場及畜群的情況,,大大降低了牧民的養(yǎng)殖管理成本,,從而提高了牧民的生產收入。

李寶山(右二)在錫林郭勒盟智慧牧場養(yǎng)殖示范區(qū)
近幾年來,,李寶山團隊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和呼倫貝爾市建了3個養(yǎng)殖示范區(qū),,信息化改造了5個屠宰加工廠,為90余萬只羊佩戴了電子耳標,,并建立了電子檔案,。僅在蘇尼特左旗,累計耳標羊出欄15.4萬只,,為牧民增收782萬元,。

李寶山與團隊
2018年以來,李寶山團隊依托“草原畜牧業(yè)溯源大數據內蒙古自治區(qū)工程實驗室”,,踐行“互聯(lián)網+現代牧業(yè)”戰(zhàn)略,,綜合運用物聯(lián)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qū)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對相關示范區(qū)牧場實施進一步技術升級,為推進畜牧業(yè)向高端,、綠色,、智能、融合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李寶山介紹:“團隊將LoRa、NB-IOT為代表的窄帶無線通信技術應用于畜牧業(yè),,研發(fā)低功耗牲畜可穿戴設備,包括基于LoRa和NB-IOT的新一代牲畜定位跟蹤設備,、牲畜可穿戴生命體征監(jiān)測設備,,并應用于示范智慧牧場,還通過研發(fā)無人機放牧與監(jiān)管系統(tǒng),,以畜群佩戴定位器回傳的經緯度為依據,,用無人機路徑規(guī)劃實現牧民隨時隨地查看畜群活動狀態(tài),降低勞動生產強度,,提高生產效率和草場利用效率,。”

李寶山與團隊
李寶山介紹,,將計算機視覺數據與牲畜生命體征數據相融合,,通過個體身份識別、體征檢測,、體況評估,、行為分析實現精準養(yǎng)殖,提高生產效益,?;谌鞒檀髷祿杉瓿商K尼特羊溯源大數據深度分析與挖掘的研究與示范,,為政府提供協(xié)同監(jiān)管與決策分析服務,,為牧戶提供科學放牧精準生產服務。多年來,,李寶山教授帶領團隊成員多次深入蘇木嘎查與牧民促膝談心,,了解生產生活需求,為牧民養(yǎng)殖生產和屠宰加工企業(yè)提供技術保障,,為草原畜牧業(yè)轉型升級,、增加牧民收入和保護草原生態(tài)作出了突出貢獻,。
新聞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lGOqX4dJ0ssf37VKu77BI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