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上午8點,,在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東門,坐在輪椅上的該校理學院2021級應用物理一班的張楠在爺爺張鳳彥的陪同下,,經(jīng)過一道道防疫消毒,,興奮地走進了校園。未來四年的大學生活,,他都將在爺爺?shù)呐阃乱黄鸲冗^,。
據(jù)介紹,出生那年,張楠運動神經(jīng)受到損傷,,后來又去北京做了兩次矯正手術,,但康復效果都不理想,至今仍無法走路,。小時候,,他的父母工作繁忙,只能將他托付于爺爺張鳳彥照顧,。而這一照顧就是18年,。由于小時候需要康復治療,張楠并未上過幼兒園,,他的學前教育都由爺爺一手承擔,。從小學到高中,爺爺盡心盡力,,早晚接送,,每天把做好的飯送到學校。盡管生活起居需要依靠爺爺,,但張楠嘗試著讓自己內(nèi)心強大,,積極地面對生活,在學習方面,,他從未讓家人操心,。
從小學到高中,張楠的任課老師都夸他是一個懂事愛學習的好孩子,。就是這么一個殘疾孩子,,在輪椅上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雖然無法與同齡孩子玩耍,,但沒有因身體殘疾而放棄學習,。他在爺爺?shù)呐阃拢瓿闪肆x務教育和高中階段的艱苦學習,,最后以501分的好成績被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錄取,,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大學夢,。
張鳳彥說,張楠一心想要來內(nèi)蒙古上學,他的心中一直向往著這里的藍天和草原,。填報志愿時,,父母都擔心內(nèi)蒙古離山東太遠不方便,可張楠還是執(zhí)拗地把前幾個志愿都選擇了內(nèi)蒙古的高校,。
7月28日收到錄取通知書那天,,張楠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開心地笑著,張鳳彥也跟孫子一樣高興,,并決定陪同張楠一起上大學,,照顧他的生活日常。張鳳彥說:“雖然辛苦,,但是與孩子吃的苦相比,,這都不算什么。我一定要把他照顧到完成學業(yè),,如果他選擇讀研,,我就陪他讀完?!?/p>
收到錄取通知后張楠的父親給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的招生就業(yè)處打電話,,詢問像張楠這種的特殊群體學生學校是否招收。得知情況后,,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高度重視,,不僅同意接收張楠同學,還統(tǒng)籌該校黨委學生工作部,、理學院,、后勤處等多個部門,,為張楠和爺爺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提供各種便利,。
8月26日一早,張楠和父親,、爺爺從山東臨沂坐上了開往北京的高鐵,。他們在北京站中轉包頭,到達包頭時已經(jīng)是晚上7點40分了,。第二天一早,,張楠的父親給張楠的未來班主任——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理學院的劉艷麗老師打電話,說要來學校報到,。在張楠到學校的前十幾分鐘,,幾位學生志愿者便在學校防疫通道等待著張楠。接過行李之后,,他們幫助張楠辦理了新生入住手續(xù),。為了起居方便,,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專門為爺孫倆提供了位于宿舍樓一層的單間宿舍,還為張楠提供了3000元的臨時補助和新生綠色通道補助,。
8月30日上午,,18歲的張楠、70歲的張鳳彥迎來了正式上課的第一天,。清晨,,爺爺叫醒了張楠,簡單的洗漱后,,推著他去學校食堂吃了早飯,。張楠當天的心情很好,早早收拾好課本和書包,,看得出他很期待向往已久的大學第一節(jié)課,。當天9點30分,爺孫倆從宿舍到教室,,學生們平常走十幾分鐘的路程爺爺推著張楠走了二十多分鐘,。在同班同學的幫助下,張楠來到了教室,,開始了第一堂高數(shù)課,。門外,爺爺張鳳彥看著上課時的張楠態(tài)度認真,,神態(tài)專注,,他便放心地走到樓下花壇的臺階上坐下,打開手里的小型收音機聽,,臉上洋溢著欣慰的笑容,。
張楠說:“我希望自己可以在大學學好每一門課,考上研究生,,報答爺爺這么多年的付出,。”
目前,,張楠在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已經(jīng)上了一周的課,,也逐漸地熟悉了新環(huán)境。每天爺爺推著他到不同的教學樓上課,,一個70歲的老人無微不至地照顧一個青年學生的情景成為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校園一道美麗的風景,。一個青春正當年的殘疾大學生不向命運低頭,以頑強的毅力開啟自己大學生活讓該校莘莘學子無不感到敬佩,。

爺爺陪伴的大學生活


張楠的爺爺在課間照顧張楠

開學第一天,,爺爺在教室門口觀察張楠
新聞鏈接:https://cyy.nmgcyy.com.cn/application/fcinformation/mobile/?t=ArticleDetail693128#/ArticleDetail/693128/undefined